連日強降雨
造成我市主要內河水位居高不下
全市5.5萬名黨員干部群眾
日夜奮戰防汛救災一線
截至7日16時,全市累計平均降雨733.2毫米,最大降雨量為沙湖原種場974.1毫米,其他鄉鎮站點都在500毫米以上。其中5日3時至6日6時,平均降雨225.1毫米,是全省降雨量最大的地區之一。
7日,市交警支隊二大隊一中隊輔警許碩在德政園積水處指揮交通,勸導車輛轉向,以免車輛涉水熄火。(攝影 記者 晴霄)
暴雨襲來,我市多地受災
7月5日以來的突發大暴雨,造成城區大范圍漬水,街道受淹,部分小區、工廠進水,22個鎮辦全域受災,在田農作物出現大面積受漬、倒扶,魚池漫溢跑苗,部分房屋發生倒損等現象。
7日,德政園中心街路口,市政工作人員在積水處值守。 (攝影 記者 晴霄)截至7日16時,城區300個小區漬水,水稻、玉米、棉花等農作物受災面積101.3萬畝,其中水稻70.9萬畝;農作物成災面積50.7萬畝,其中水產養殖受災面積24.9萬畝、農作物絕收面積2.1萬畝;房屋倒塌9戶14間、損壞31戶83間;受災企業183家,受損道路167千米、電力路線32千米,涉及對象13萬戶49.5萬人,直接經濟損失5.46億元。
汛情災情就是命令
6日,市委市政府召開防汛救災緊急會議,同時啟動防汛Ⅱ級應急響應,全市動員、全民動員,以戰時狀態投入到防汛備戰中。市“四大家”領導分赴東荊河干堤、分洪區蓄洪堤、東荊河民垸等七大流域防汛指揮部,以及排湖、時合垸、沙湖、通北等六大排區排澇抗旱指揮部,坐鎮一線,指導排澇救災。22個鎮辦黨政一把手堅守崗位、守土履責,引領帶動全市5.5萬名黨員干部群眾參與防汛救災工作。
7月6日至8日,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嚴啟方先后查看指導排湖、沙湖等地防汛救災工作,查看研究大垸子泵站改道河堤防整險加固防守情況,要求加強東荊河大堤、大垸子泵站改道河堤值守、內垸防汛值守,組織受災企業、垸內群眾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、養殖戶等自救。
7月6日深夜至7日上午,市政協主席余文華到張溝鎮、沔城鎮等地檢查防汛值守、排澇抗災情況,深入東排渠、新大溝查看水情,要求機關干部、駐村單位、村組干部深入受災農田魚池一線,迅速開展排澇自救,力爭把損失降到最低。
7月6日深夜至7日深夜,市委常委、市紀委書記、監委主任張堅先后檢查通??阪偽迤弑谜?、東堤泵站、協偉泵站、星紅泵站、共和泵站值守情況及落實仙防發17號文件要求情況。
7月6日深夜至8日,市委常委、人武部部長傅志陽來到大垸子泵站,檢查指導險情處置,現場調集張溝、郭河、沔城三個鄉鎮90名民兵搶筑子堤
7月6日至8日,市委常委、宣傳部部長印家利到東荊河沿線檢查防汛工作情況,督導郭河、張溝、楊林尾、沙原、彭場、沙湖6個鄉鎮對10個險段及15個穿堤建筑物加強值班防守。
7月6日至8日,市委常委、市委秘書長鄭章均,指導澤口閘防汛備汛工作,先后到彭場、西流河等地檢查防汛抗災情況現場指導移民安置、搶筑子堤工作,指導彭場蘆林湖移民安置轉移。